分析案件背后股权代持逃税的严重后果

   时间:2022-04-29 16:32:01    来源:久信财税小编整理发布     

以绵薄之力助力每一位创业者

用专业让品牌深入人心

电话:13877120151

我们为您准备了2021年相关最新资料和费用报价,还有最新中小微企业政策解读、大量客户案例、公司注册、代理记账、商标注册、知识产权、许可证代办流程费用等供您参考选择!
立即领取>

乐悠簿记

个人转让股权时,持有股权的税务处理必须合法合规。税务机关依法处罚的,无异议及时执行,避免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后果。

隐名股东转让他人持有的股权后,以大幅降低转让价格的假合同申报纳税。结果,他没有逃税。相反,他被罚款并被判处四年监禁。不久前,中国裁判文件网宣布,国家税务总局官网曝光的案件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给有类似计划的人敲响了警钟。笔者认为,有必要分析本案中反映的一些涉税法律问题,促进股权转让的合法合规。

1.案例:用假合同隐瞒大量股权转让收入

根据公开信息,2017年,安徽省淮南市税务检查部门根据举报线索,核实安徽省某药业公司股东鲍于2017年1月与尹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51.09%的股权转让给尹,实际转让价格为7000万元。为逃避相关税款,鲍另行伪造了《股权转让协议》,其中股权转让价格仅超过300万元,以此价格申报纳税,少缴税款1175.48万元。

淮南市税务稽查部门决定追缴鲍的税款,增加滞纳金,并处罚款。鲍没有按时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税务机关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调查,鲍被检察院起诉。进入司法程序后,鲍缴纳了全部税款和部分罚款。2021年3月,安徽省某区人民法院裁定,鲍将公司股权转让给他人后,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虚假纳税申报,涉及金额巨大。其行为构成逃税罪,被判处鲍有期徒刑4年,罚款50万元。

二、二。分析:违法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对一些法律问题有模糊的理解,这影响了他们对税法的遵守。我们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梳理。未缴或少缴税款与逃税的区别和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鲍被认定为逃税,少缴税款超过1000万元,并被视为补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有些人不明白少交税和逃税的关系。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纳税人伪造、变更、隐匿、销毁账簿、会计凭证,或者通知税务机关拒绝申报或者虚假申报纳税,不缴纳或者少缴纳应纳税款的,为逃税。纳税人逃税的,税务机关应当追缴不缴纳或者少缴纳的税款和滞纳金,并处不缴纳或者少缴纳税款50%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逃税的客观表现是伪造、变造、隐瞒、销毁账簿凭证等欺骗手段,主观要素是故意的。主观上不故意缴纳或者少缴税款的,客观上不采取欺骗手段,但不缴纳或者少缴税款的,不构成逃税、少缴税款的违法行为。

《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三年内追缴税款和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缴期限可以延长至五年。逃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应当追缴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一条、第八十二条分别规定,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所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是指非主观故意计算公式使用错误和明显错误。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所称特殊情况,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因计算错误、未付或者少付、未付或者少付,累计金额超过10万元。可见,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仅限于非主观故意计算错误。

实际上,税务机关主观上没有偷税漏税的意图,也没有采取欺骗或者隐瞒的手段,但有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结果的,视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纳税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应当自滞纳税金的5%。

综上所述,未缴或少缴税款与偷税漏税的主要区别在于纳税人是否有偷税漏税的主观意图,客观上是否采取欺骗或隐瞒手段。税务处理的区别在于,未缴或少缴税款的,只在追缴期间追缴税款和滞纳金。如果确定偷税漏税,将无限期追缴税款和滞纳金,并对纳税人进行处理0.5罚款5倍。

在这种情况下,鲍是一家制药公司的股东。股权转让时,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转让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包某及其40%的股权代理人李某应照财产转让所得税的目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和印花税,但包隐瞒了真实的股权交易合同,编制了虚假合同,使股权交易价格从7000万元急剧缩水到300多万元,以300多万元的价格纳税。可以看出,鲍和李有逃税的主观意图,客观上采取了欺骗手段,因此被检查部门认定为逃税,分别追缴税款并处以罚款。阴阳合同的核实是确定鲍故意逃税的关键。

三、逃税与逃税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骗取、隐瞒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税金额大、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纳税人有主观意图逃税的,构成逃税罪。

2009201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7)》增加了第201条的规定。税务机关依法发出追缴通知后,缴纳应纳税款和滞纳金,受到行政处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因逃税受到刑事处罚或者税务机关五年内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也就是说,纳税人逃税符合逃税犯罪的数额标准,但只要五年内未受到逃税犯罪的刑事处罚,或者因逃税受到税务机关的两次处罚,就不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一般来说,只要纳税人及时执行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他就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逃税和逃税罪在故意逃税的前提下表现相似,但性质和后果不同:前者是税收违法行为,不考虑逃税金额、比例和次数;后者是犯罪行为,要求逃税金额和比例符合法律标准,考虑逃税次数、滞纳金和罚款。

具体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鲍被检查部门作出逃税处罚决定,如果能及时执行,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然而,根据安徽2021年04年102日的判决,2018年9月4日,检查部门依法将税务处理决定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送达鲍后,鲍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付款期满后,在检查部门的催促下,鲍只缴纳了部分税款。后来,检查部门把鲍移交给了司法机关。2020年6月17日,公安机关对鲍涉嫌逃税的调查确定了鲍逃税总额695.48万元。截至2021年2月26日,鲍将缴纳逃税和部分罚款,但滞纳金和剩余罚款仍未缴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公安机关立案后,即使鲍再次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也不会影响其逃税罪的构成。

四、股权持有的税法后果

本案反映了股权持有现象。包公司股权的40%由李持有。李是公开登记的股东,也是股权转让协议和股权变更登记的主体。根据登记公布的股权持有和转让信息,检信息,以包、李为纳税人,区分其法定纳税义务和税务义务。同时,他们做出了两项税务处理决定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分别追缴包少缴个人所得税254.54一万元,印花税0.72万元,并处以罚款。

由于李只持有鲍的股权,相关股权转让收入由鲍获得。作为一名法律纳税人,李没有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如果鲍没有提供资金,将拖欠相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检查部门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后,司法机关穿透相关股权登记的外衣,直接以隐名股东鲍为嫌疑人,放弃起诉李。

从本案可以看出,股权持有受到民法的尊重和认可。但在税法中,由于税收义务的法律规定,税务机关只能以注册股东为纳税人,一般不穿透股权登记,直接向隐藏股东征税,表明著名股东持有股权存在巨大的税收风险。例如,在本案中,虽然李只是鲍的股权持有人,但他仍将被认定为逃税行为人和拖欠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纳税人,这将影响他的税收信用状况和其他税务相关事项。此外,由于本案中股权持有关系的充分证据,司法机关将在备案后追究鲍的所有逃税金额。否则,李也将面临刑事责任。

近年来,股权持有和个人股权转让非常普遍。为了减轻股权转让的税收负担,许多中介机构和股东制定了非法合规的税收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经常被追回大量的税收、滞纳金和罚款,有些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情况是典型的。本案的调查和曝光表明,国家将对此类逃税保持高压。个人股权转让的税收处理应高度重视合法性和合规性,避免涉税风险。个人应谨慎持有他人的股权。代表他人持有股权的,应当注意收集和保存有关证据。



文章标签: 个人所得税

服务价目表

获取报价

(本站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核实后立即删除。微信号:tigerok )

相关文章阅读: